藍色貝殼

2007年5月16日 星期三

十 三行文化遺址


十三行位於台北縣八里鄉淡水河海口交界處的南岸,民國46年地質學者林朝綮在這裡確認發現史前的煉鐵遺跡後,將它定名為十三行遺址。之後陸續有多位考古學者在此進行發掘,出土陶器、鐵器、墓葬等各類豐富的遺物。經研究得知,十三行人生活在距今1800~500年前,屬於台灣史前的鐵器時代,是目前唯一確定擁有煉鐵技術的史前居民。至於十三行人為什麼在這裡生活了一千多年後突然消失,仍然是個謎,只是從一些證據看來,十三行人很有可能是平埔族凱達格蘭人的祖先。至於為什麼將它命名為「十三行遺址」呢?根據考古學習慣,史前遺址的命名大多採用發現地的最小地名,而十三行遺址之得名,就是因為遺址所在地,台北縣八里鄉頂罟村的別名為「十三行莊」。又,相傳在清朝時,這裡曾經是重要的貿易商港,有多達十三家行郊在此經商,所以大家就將這裡稱做「十三行」,但也有學者主張「十三行」應是原住民地名漢語音譯的結果。考古學是一門相當倚賴「證據」的學科,有多少證據就推論多少的事情,因此十三行遺址的發現,可以說是台灣史上的大事,它讓這塊島嶼的歷史軌跡更加清晰。(http://www.cogsh.tp.edu.tw/webgame92/01415/p3.htm)

標籤:

0 個意見:

張貼留言

訂閱 張貼留言 [Atom]

<< 首頁